近6成患者减重超20%!中国原研双靶点药物积极结果公布
撰文 | 小黄肥胖,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健康之路上绕不开的“重”压。全球范围内,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,而我国作为人口大国,肥胖人群的规模和管理需求尤为突出。长期以来,有效、安全且可长期使用的减重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。
撰文 | 小黄肥胖,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健康之路上绕不开的“重”压。全球范围内,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,而我国作为人口大国,肥胖人群的规模和管理需求尤为突出。长期以来,有效、安全且可长期使用的减重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。
在抗体药研发中,轻链基因的选择直接影响抗体的成药性、靶点适配性与稳定性。共轻链小鼠模型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工具,尤其是在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的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,通过产生相同的轻链,同时保留丰富的重链多样性,解决传统双特异性抗体研发中轻链错配的难题,从而提升双
近日,多禧生物登记了一项评价注射用DXC014在多种恶性实体肿瘤患者中的1期临床研究。这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B7-H3/PSMA双抗ADC药物。
Staurosporine(星孢菌素,AM-2282)是一种从链霉菌属(Streptomyces staurosporeus)中分离得到的抗生素,属于吲哚咔唑类化合物。作为一种广谱蛋白激酶抑制剂,Staurosporine(星孢菌素,AbMole,M2066)
靶点 激酶 菌素 staurosporine 靶点激酶 2025-09-15 22:53 3
近日,我国一款自研的靶向CD19和CD22的嵌合抗原受体自体T细胞注射液,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(IND)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(CDE)正式受理。
博瑞医药公告,公司全资子公司博瑞制药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《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》,同意BGM0504片在成人超重/肥胖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。BGM0504是公司自主研发的GLP-1和GIP受体双重激动剂,可激动GIP和GLP-1下游通路,产生控制血
【博瑞医药:全资子公司BGM0504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全球尚无同类靶点口服剂型获批上市】《科创板日报》15日讯,博瑞医药(688166.SH)公告称,公司全资子公司博瑞制药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《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》,同意BGM050
剂型 靶点 靶点口服 博瑞 子公司bgm0504 2025-09-15 16:41 3
9月1日,恒瑞医$LLY(LLY)药发布公告,称其子公司福建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GLP-1R/GIPR双靶点激动剂HRS9531的药品上市申请,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。目前,全球范围内获批上市的GLP-1/GIP双受体激动剂仅有礼来的替尔泊肽,恒瑞医药凭借H
Amycretin是一种新型单分子GLP-1与胰淀素受体双激动剂。本研究旨在评估其在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皮下给药、最长36周治疗期的安全性、耐受性、药代动力学及减重效果。
在谨慎的投资背景下,创新成为行业的主旋律,从Me-too转向组合式创新,从而进入谋求“高风险”创新的新阶段。企业运用投资组合策略,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,注重独特性和竞争优势,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奠定基础。
如果说未来十年中国有两个行业注定绕不开,那一定是人工智能(AI)和创新药。它们不仅是政策全力扶持、资本重点布局的领域,更是能够深度融合、彼此赋能,推动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核心引擎。
推荐逻辑:1)核心品种康太替尼预计]2026年内上市,商业化价值即将释放;2)SY-3505处于关键临床阶段,I/II期研究结果数据优异,先前接受二代ALKTKI治疗患者的mPFS达11m;3)SY-5007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内向国家药监局正式递交SY-5
提到癌症治疗,很多人会想到化疗、放疗,而 “靶向治疗” 作为近 20 年的热门疗法,常被称为 “精准打击癌细胞的武器”。但它到底是什么?适合所有癌症患者吗?今天用通俗的话聊聊靶向治疗的优缺点,帮你快速搞懂它的 “真面目”。
IMDb 9.5分,豆瓣季均9.4的n刷神剧《绝命毒师》/《Breaking Bad》相信不少小伙伴都看过吧。没看过的小伙伴更是有福了,接下来你们很长时间都不会剧荒了。
不论 ADC 的毒素有多致命,连接子多精巧,若抗体无法精准识别肿瘤细胞,就好比再锋利的箭也射不准靶。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虽然在结构上分为三部分,但真正决定其“去哪打”的,是抗体识别的肿瘤靶点。
胃癌是中国最令人畏惧的癌症之一,全球近一半的新发胃癌病例及死亡病例均集中于中国。在此背景下,Claudin-18.2(CLDN18.2)已成为胃癌及胃食管交界处癌(G/GEJC)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。
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,不仅在小鼠身上成功“关闭”了自闭症的核心开关,甚至还找到了让正常小鼠“患上”自闭症的方法,彻底揭示了其背后的神经密码!
2025年2月11日,FDA批准口服MEK抑制剂Gomekli,用于治疗2岁及以上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丛状神经纤维瘤(NF1-PN)患者。该药物成为该领域首个覆盖成人与儿童的靶向治疗药物,并获“best-in-class”潜力认定。
网络药理学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核心方法之一,尤其在阐明中药多成分、多靶点、多通路协同作用机制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。然而,单一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已难以满足高水平研究的需求。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采用“多组学+网络药理学+机器学习+实验验证”的综合策略,不仅显著提升研
近日,哈尔滨医科大学“疾病基因及分子靶点创新研究”头雁团队的郑桐森-郝大鹏联合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,研究论文《CD160 dictates anti-PD-1 immunotherapy resistance by regulating CD8+